20多岁的小刘因为高度近视,最近想做激光手术矫正视力,到医院检查后,医生发现他的眼压值介于28-32mmHg,高于正常人(一般在21mmHg左右),报告显示他有青光眼的症状。在经过医生的治疗后,目前他的病情得到控制。
医生指出:如果这次没发现,等到四五十岁,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,有失明的危险。

在很多人的认知中,青光眼是中老年人特有的疾病,但实际上青光眼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,比如20岁至5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,容易发生原发性的开角型青光眼,其特点就是发病没有明显症状。
而一旦发生视力下降或视野缺失,通常是在病变的中晚期了,此时,视神经已经严重受损萎缩,即使经过治疗,效果也比较差,甚至失明。
青光眼主要是眼内压升高导致神经损伤的结果。眼内腔有前房和后房,两者之间有房水流通,房水在前房角经过小梁网回到血管内,如果房水流通受阻,可导致眼压升高,视神经因此受损,从而引发青光眼。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,前房角外观正常且开放,但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小梁网结构和功能障碍,导致房水流出受阻,引起眼压升高和视功能损害。
早期一般有哪些症状
①眼压升高:用眼压计测量,正常眼压范围10-21mmHg,用手指触按眼球富有弹性,当眼压上升到25-40mmHg时,用手指触按眼球好似打足气的球,比较硬。当上升到40-70mmHg时,再用手指触按,眼球硬得跟石头一样。同时,角膜雾状水肿是眼压升高的表现;
②视野变窄,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;
③头痛眼胀:由于眼压急剧上升,三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,反射性地引起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,患者常感到偏头痛,眼睛肿痛;
④恶心呕吐:眼压升高还可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及呕吐神经中枢的兴奋,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;
⑤虹视:由于眼压升高,眼内体液循环障碍引起角膜水肿,折光改变,在夜间看灯光周围有彩虹样光晕。
如果出现以上症状,最好立即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。
除此之外,开角型青光眼还可能引起以下并发症:
1.并发性白内障:引起晶状体营养或代谢发生障碍,而导致晶状体浑浊。
2.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:长期持续性高眼压,可造成视网膜中央静脉回流受阻,而引起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,并可继发黄斑囊样水肿。
3.绝对期青光眼:长期持续性高眼压可致视力丧失,成为绝对期青光眼。
哪些人容易得开角型青光眼
有青光眼家族史者,青光眼有遗传倾向。
高度近视或远视者。
患有某些疾病,如糖尿病、低血压、雷诺病、过熟期白内障、视网膜静脉阻塞。
患有眼前节炎症者,如病毒性角膜炎、青睫综合征。
眼外伤者,主要是钝挫伤,可引起小梁网损伤、前房出血、玻璃体出血和房角后退。
经历过眼科手术者,包括白内障、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。
长期服用激素者,特别是糖皮质激素。
患有眼部肿瘤者,如视网膜母细胞瘤。
另外,因现代人的用眼习惯,该病已呈年轻化趋势,熬夜追剧、熄灯后玩手机等不良习惯都是青光眼的潜在隐患。

因此,具有以上因素者,建议每年定期查眼底、量血压,这对于青光眼的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非常有意义。
开角型青光眼的防范与治疗
我国青光眼患者超过2000万,而青光眼是排在第一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,患者一旦失明,就再没有机会恢复视力了。故对于青光眼,防大于治。
1.具有上文所述的危险因素者,应定期眼科检查,并控制全身性疾病。
2.具有上文所述的原发性眼病者,应及时治疗原发性眼病。
3.全身或眼局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,应定期眼科检查,出现激素性青光眼
青光眼属于慢性病,跟糖尿病、高血压一样,是终生需要管控的疾病。虽不能治愈,但是能够长期地用药或手术进行干预。目前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降低眼压,保留视功能。只有把眼压降到正常的范围之内,才有可能保护视神经,从而保护视功能不受损害。
在这里,教你一个简单的眼压自测法——指测法。首先双眼尽量向下注视,两手的食指放在上眶缘下,两指交替轻轻按压眼球,根据手指的触感来判断眼球的硬度,估计眼压的高低。以自己的前额、鼻尖和嘴唇的硬度,来粗略感受高、中、低三种眼压的感觉。正常的眼压值硬度应该与我们鼻尖相似,如果与嘴唇相似可能就是眼压低了,要是与前额一样硬,可能就是眼压高了。
最后提醒大家,为了不耽搁诊断和治疗,如果发现眼睛有不适症状,还是尽早去医院的眼科测量一下眼压,并进行其他相关检查,请医生判断是否患青光眼等眼科疾病。